黑毛皮蠹 At t agenus u11icolor ja po ηicus R eit t er (皮蠹科)
别名 :黑皮蠹 、 日木鲣节虫、黑鲣节虫 。
形态特征 : 成虫体长1 .5~2.8毫米,椭圆形,暗 褐色至黑色 。雄虫触角端节牛角形 ,长度约为 前 2 节 总 长 的3~4 倍 ;雌虫触角端节长圆锥形 ,略长于前 2 节的总长 。
幼虫细长,近于圆筒形,红褐色或褐色 ,尾后有一束长而松曲的褐色刚毛。

幼:
老熟幼虫体长约10毫米,近圆筒形,体金黄色、赤褐色至褐色,节间及腹面淡白色;口器黑色、上颚内缘近基部有毛簇及尖的膜质臼叶各一个;触角3节,第二节无毛;腹末有与体近等长的黄褐色卷曲细长毛束。
蛹 :
扁圆锥形,长5~8毫米,宽2~3毫米,淡黄褐色,体密生淡黄褐色茸毛。鞘翅伸达第五腹节腹面。腹部背面第五至七节间各有一黑褐色口形凹陷,凹陷的前缘有微小齿突。腹末有一对褐色肉刺。
黑毛皮藏的幼虫,经常可从各种谷类、面粉、豆类以及年数很久的陈旧纸糊板壁上发现,但对这些物品的危害并不很大。相反,对呢绒衣服、地毯、毛线以及许多含有丝毛、猪鬃、羽毛、兽皮的物品往往造成很大危害。被害蛀孔呈卵圆 形或不规则形状,齿缺明显,老熟幼虫为害的蛀孔长约2-4毫米。